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四胞胎女婴亟待救助

  

四胞胎女婴亟待救助
通过相机,母亲李倩在病床上第一次见到了女儿。本报记者张沫摄

  本报讯(记者商西)“我们真的无路可走了”,24岁的李倩半倚床沿,脸色蜡黄。丈夫毛奎饶比她还小一岁,沉默地坐在一旁。

  因被诊断为“高危产妇”,两个月前,毛奎饶带妻子进京求医。11月30日,他们的四胞胎女儿出生,为33周早产儿,需在保温箱内监护治疗(本报12月1日曾报道)。

  上周,李倩出现产后并发症,二女儿肺部感染,插上呼吸机,一家人陷入绝境。

  见女儿悲喜交加

  周四上午,终于又等到一周两次的探视时间。八一儿童医院早产儿监护室外,小毛隔着窗玻璃,急切寻找4个女儿。“那是老四”,小毛指着115号保温箱,兴奋地叫起来,然后继续搜寻,“老二在哪儿?”

  上周五,他接到医生电话,说老二肺部感染,已插呼吸机,需签病危通知。消息未能瞒住妻子,李倩哭了一夜。

  因无法进入室内,他特地借来相机,托护士帮忙拍照。“老婆还没见过孩子,带回去让她看看。”

  生产时,因呕吐虚脱,李倩连睁眼的力气都没了,医生把老大抱过来,“我只看到一只小脚”,她圈起拇指和食指比划着,“那么小”。

  第一次见到相机里的4个女儿,愁容满面的李倩终于笑了,笑着笑着,却又哭了。“十多万监护医疗费,对我们来说是天文数字”。

  地下室寒冷无望

  上个月末,小毛在寒冷的北京街头转了3天,才在团结湖一地下旅馆租到房子。

  这间不足10平米的地下室,没有暖气,更没有空调。

  住进来时,李倩已全身浮肿,却努力撑着,想让宝宝在肚子里多发育些时日。但四个女儿刚刚八月即匆匆降临。生产当天,她坚持出院,“多留点钱给孩子”,谁知希望落空。因左腿剧烈疼痛,李倩转天再次住院,打完杜冷丁,躺在床上三天没动,吃药输液均不见效,医生见她时常落泪,甚至请来心理医生。

  “要花30块钱,就没看,觉得自己心理没事”。李倩打开柜子,里面塞满各种药物,“消炎的、产后补血的、降血压的,都不知道先吃哪个”。

  为省钱,住院一周后,夫妻俩回到阴冷的地下室。要靠止疼药度日的她时刻记挂着保温箱里的四个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亲眼见见她们,抱抱她们。”

  医疗费无处可筹

  目前,老二已撤呼吸机,病情好转,但主管医生介绍,早产儿面临众多风险,需较长时间监护治疗,其他几个孩子亦随时可能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出于照顾,医院已尽量为四胞胎减免费用,即便如此,每个孩子1万元的住院押金已所剩无几,后续治疗费用让小毛一筹莫展。

  四胞胎父母来自河南农村,靠种地、打工挣钱。怀孕后,夫妻俩辗转各地,检查、住院已花去3万多,家中积蓄掏空,只得四处举债。“能借的都借了,再没路子了”,小毛说,筹措到的7万元钱,目前仅剩数千,“给孩子买奶粉都不够了”。

  当地民政局告知,针对多胞胎家庭并无专门救助,可申请低保救济,每年仅数百元。相比高额的医疗和抚养费,这笔钱杯水车薪。

  为帮助4个孩子和他们绝望的父母,天使妈妈基金会已为四胞胎开通账号,爱心读者可通过以下方式捐助:

  银行汇款(备注写明“四胞胎专用”)户名: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西翠路支行账号:

  813223279608094001地址: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万寿宾馆贵宾1号楼2层(10003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