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中国楹联探源 专家提出晋代陆云荀隐始创对联

  东方网记者袁松禄12月18日报道:对联又称楹联,对于对联的起源,在中国楹联界一直无统一的定论,我国专家学者今日在松江举行的中国楹联探源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中国的对联历史最早应该始于晋代陆云、荀隐的“通名联”。

  多年来,人们据清代文学家梁章钜在《楹联丛话》所述,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蜀后主孟昶春节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其次也有“唐代说”、“梁代说”等几种观点。但许多近代学者提出,对联始于晋代。此说的代表为中国楹联学会前会长马萧萧。据《晋书?陆云传》载,陆云和荀隐在文学家张华家中相遇。陆、荀二人素不相识,张华因二人都是才子,让他们“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陆云就说:“云间陆士龙”。荀隐对曰:“日下荀鸣鹤”。

  陆云,子士龙,松江人,松江别称“云间”,故有此一说;荀隐,字鸣鹤,是颍川人,地近洛阳,故自称来自“日下”。于是“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这副通名联被认为是史载最早的对联。

  研讨会上,专家们从诗、文中对偶句的成熟及平仄声韵的发现论证了晋代产生对联的条件,说明陆、荀的对句完全符合作为独立文体的对联格律。因此可以说晋代松江人陆云是中国对联这一文体的开创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