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黑律师劳动仲裁厅外揽客

  

黑律师劳动仲裁厅外揽客
一名女孩刚刚走出仲裁委员会,就被一群自称律师的男子包围。本报记者朱嘉磊摄

  近日,本报接到读者反映,在朝阳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朝阳区仲裁委”)门外,有一些没有律师证的人,冒充律师招揽生意。一些讨薪迫切且对相关法律程序不清楚的外来务工人员,往往上当受骗。记者经多日暗访,证实该情况确实存在。市司法局有关人士表示,不要轻信这些“黑律师”,有关部门可以为讨薪者提供法律援助。

  >>经历

  讨薪花1500元“冤枉钱”

  11月中旬,外来务工人员张先生通过劳动仲裁,拿到了被拖欠的4200元。但讨薪过程中在一名“黑律师”身上花了1500元“冤枉钱”,让收入不高的他耿耿于怀。

  据张先生介绍,他曾在一家纯净水站负责送水,与老板约定月薪为2000元。但是工作了两个月,每到发工资都只得到一张欠条。到今年8月初,他已经被拖欠了4000元工资和200元杂费,多次向老板讨要未果后,他来到朝阳区仲裁委。

  在大门外,一名自称律师的男子凑上来,询问张先生是否需要法律帮助。对方告诉他,讨薪需要走哪些流程,并根据张先生被拖欠的金额,承诺可以帮张先生要到七八千元。随后,张先生先后向这名“律师”所在的“事务所”支付了2000元。等到需要出庭时,这名“律师”却以工作忙为由,不和张先生一起出庭。“事务所”则称,2000元已用于为张先生疏通关系。

  11月中旬,张先生自己出庭,拿到了被拖欠的4200元工资。回想整个过程,张先生觉得很冤,他找到这家“事务所”理论,最终对方退了500元。

  12月15日上午,记者和张先生再次来到这家“事务所”,发现已经人去屋空。记者拨打那名“律师”名片上的电话,被提示已停机。

  >>探访

  揽活儿“律师”都不肯亮证

  从11月28日起,记者多次来到朝阳区仲裁委探访。只见大厅内一字排开5个坐席,由朝阳区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共同设立的朝阳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就设在这里,每天有3到5名专业律师为前来办事的人提供帮助。

  据一名在这里工作的律师介绍,虽然劳动争议仲裁涉及的案件种类很多,包括拖欠薪水、劳动期间产生的工伤赔偿、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争议等,但平时接待的咨询者中,被拖欠薪水的占了很大部分,特别是农民工被欠薪的案件。他们可以向这些人提供法律咨询、指导书写法律文书等帮助。

  记者注意到,来仲裁委大厅的讨薪者每天有上百人,而每天徘徊在门外的“黑律师”有四五人。

  来自四川的刘先生和20多名老乡被拖欠数万元工资。他说,自己在老乡推荐下到一个工地工作,工资总是不能足额发放,越拖越多,“最后只能打官司,包工头也说自己被上面的承包商欠着。”在仲裁委大厅专业律师指导下,他写好了申请书。

  来到门外,一名“黑律师”凑上前,问刘先生是否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嘴里蹦出一串法律词汇。刘先生顿时觉得有了一个诉说对象,便详细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经过20多分钟交谈,刘先生准备让这名“律师”为自己代理。刘先生说,大厅内的律师指导得是很仔细,但是并不能为他代理案件,“立案申请是交了,但是真要出庭,我们不会说不会道,总得有个帮我们说话的”。

  在这些讨薪者中,也不乏一些“明眼人”。在某杂志社工作的小张,先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公司倒闭后,小张被拖欠了近1年工资,他找了一名当律师的朋友,在他的指导下写好仲裁立案申请书,提交到仲裁委。小张说,他在门口也遇到了一些自称“律师”的人,但是他未予理睬,“我有专业人士的帮助,不会随便相信身份不明的人”。

  记者以讨薪者身份,接近这些“律师”,对方均表示只要证据充足,就能打赢官司,代理费至少2000元,如果讨要的工资金额较大,代理费则随之增加。一名自称姓王的“律师”表示,自己21岁就开始代理这种诉讼,成功率极高。当记者提出想看律师证时,均被拒绝。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名“律师”的名片上显示工作单位是某律师事务所,记者打电话到该律师事务所,却得到查无此人的回复。

  >>说法

  有正规途径提供法律援助

  北京市司法局有关人士表示,《律师法》明确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的,一经查实,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该人士同时表示,去年5月以来,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共同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市和区县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聘请正规专业律师担任调解员,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在各仲裁委大厅内有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为农民工等迫切需要讨薪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的帮助。

  本报实习记者张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