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8, 2011

“盐未荒人心慌” 究竟折射出什么

  国家发改委18日介绍,陕西、吉林、浙江、河北、山西、江苏等地部分商家因哄抬食盐价格、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被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目前各地食盐供应和价格开始趋于稳定。

  近日,社会上关于碘盐能够防治核辐射的传言四起,一度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食盐抢购、哄抬食盐价格的现象。类似的抢购现象近年来并非个案,这其中究竟折射出什么问题?

  3.27%:公民科学素养亟待提升

  碘盐防辐射的说法从何而来?一则谬论如何能够扰乱民心?联系非典时期曾“红透了”的板蓝根,甲流时的抢蒜,不难看出类似谣言往往不乏传播的心理认知基础。

  “听信谣言折射出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缺乏以及科学判断力的欠缺。”浙江省社科院社会所副所长杨建华说,“这种欠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突出,却容易成为重大公共事件的导火索和放大器。‘抢盐’风潮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天津中医大一附医专家赵建国说,当前通俗性科普宣传明显不足,一些百姓容易被误导,这两年的刘太医、张悟本等所谓“神医”让人趋之若鹜,就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科学协会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我国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任务十分艰巨。

  消除盲从:更需要准确信息

  事实上,在抢购食盐的民众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出于盲从,他们并不懂得碘盐是否防辐射,也不懂得海盐是否会受到污染,甚至不知道国产食盐大部分属于矿盐。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何镇飚认为,公众对自身安全状况的忧虑、以及相关核知识的匮乏是造成这次非理性抢购的原因。公众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一哄而上,储备所谓的安全盐。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我国社会关系的构成以邻里、亲属的‘基层’关系为主,更易相信彼此而更加迅速地传播。”

  如何打消突发性的恐慌和盲目心理?专家建议:政府应更加主动地面对公众,及时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除了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直播等方式迅速发布消息,还应在语言表达的准确、客观等方面多下功夫,以提高公众对信息的认可度。

  流通环节:遏制“趁火打劫”

  在“抢购”风潮中,食盐价格被肆意哄抬,这些商家大多缺乏自律,也是政府监管的薄弱环节。“不法人员往往故意制造噱头和恐慌情绪。这种‘发不义之财’的行为一定要严厉查处,以儆效尤。”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陈月生说。

  “对于食品类商品的监督管理应当特别重视。政府部门、经营主体、媒体和普通民众,都要承担起相应义务,维护市场流通合法合理。”迟福林还表示,目前信息手段发达,但市场信息披露相对滞后,需要打破地区性壁垒,建立统一平台,形成价格信息共享,及时曝光虚假信息。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