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讯(记者 祝楚华)昨日,市科技局、市农委举行成都市优质粮油丰产示范工程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成果发布会,推介了17个粮油作物新品种、12项栽培新技术和4种种植模式。成都商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10年成都粮食总产274.4万吨。2010年粮食消耗约558万吨。市科技局表示,成都将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帮助提高粮食产量,力保粮食安全。
成都耕地保有量647万亩
会议资料显示,从2008年起,成都在全国创新性地实施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市县两级财政每年筹集耕地保护资金26亿元,按每亩每年基本农田400元、一般耕地300元的标准发放耕地保护基金,增强了农民保护耕地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确保了耕地面积不减少。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647万亩,其中国家规定的基本农田600万亩。
此外,成都还不断提高耕地质量。2000年以来,全市新建整治渠系1500余公里,新建蓄水池5000余口,维修加固所有提灌设施,恢复改善灌面200余万亩。2010年,全市又启动了新一轮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拟用六年时间整理土地300万亩,新增耕地30万亩。
成都去年产粮274.4万吨
市农委在《成都市粮食、蔬菜生产情况》中介绍,2010年,成都全市粮食总产274.4万吨,其中水稻总产171.8万吨。
粮食消耗方面,2010年全市粮食消耗约558万吨,其中:城乡居民消费口粮167万吨(城镇人口年均消费89公斤/人,农村人口年均消费217公斤/人),种子粮5.2万吨,饲料用粮156万吨,工业用粮230万吨。
市农委介绍,我市粮食生产总量除保障城乡居民口粮外,还有33%可以用于工业用粮和饲料粮,其余不足的饲料粮和工业用粮依靠外购来满足,外购的主要品种是玉米、小麦、高粱等,外购的大米主要是品种调节。
科技创新助粮食增产
市科技局介绍,2006年,成都积极开展以水稻、油菜等主要粮食规模化综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实施了“粮食规模化生产科技示范工程”。五年来,成都在资金、技术上支持我市粮油产业的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在二、三圈层12个区(市)县建立水稻核心示范区2万亩,辐射推广面积27.8万亩,新增粮食4万吨,筛选出数十个优质适宜品种和新技术,积极探索了成都市粮食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一些新模式。
项目实施期间,核心区水稻平均亩产高达692公斤,辐射区平均亩产641公斤,辐射区较三年前增产19.6%。
昨日的发布会还推介了17个粮油作物新品种、12项栽培新技术和4种种植模式,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甘薯、马铃薯六大类粮油作物。其中,水稻新品种“川香9838”,每亩高产示范区达到700~800公斤。“旱育秧技术”、“优化定抛技术”、“强化栽培技术”、“走道式秸秆还田生态种植技术”也开始与全省不同地区的农业龙头企业现场“联姻”。市科技局表示,将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帮助成都粮食增产,以确保粮食安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