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5, 2010

台湾射击、射箭故事:瞄准的感动 看百步穿杨(图)

  

台湾射击、射箭故事:瞄准的感动看百步穿杨(图)
袁叔琪2010年7月在亚洲射箭大奖赛台北站的反曲弓女子组金牌战中,击败韩国选手夺得金牌。图片来源:台湾《中国时报》

  中新网7月26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射箭是人类最古老的运动之一,但在台湾的系统性发展却比射击稍慢。1954年蔡白生就已代表中华台北参加马尼拉亚运会,中华台北射箭选手却直到1972年才参加慕尼黑奥运会。尽管如此,射箭表现却比射击“后发先至”,如今成绩已在世界名列前茅。

  华侨军警打先锋 立汗马功

  “早期主要是靠华侨,像蔡白生是菲律宾华侨,吴道源是旅美侨胞,经济条件较佳,且在侨居地就有练枪的环境。”担任运动员时为中华台北队立下汗马功劳、现任中华台北射击队总教练的杜台兴指出,连续入选六次奥运选手的吴道源,在1966年曼谷亚运摘下三金,至今仍让老一辈的射击选手津津乐道。

  后来华侨选手逐渐减少,射击协会则由军方将领兼任理事长,选手变成以军人、警察居多。像杜台兴就是“情报局”出身,代表台湾参加百余次国际性射击比赛,总共拿下金牌12面、银牌12面、铜牌3面,还一度被列入世界八强。

  枪枝弹药须报备 不利发展

  随着时空环境变迁,原本器材昂贵,民间参与者多半为企业界人士的射击运动,近年已逐渐走向基层学校,空气手枪、步枪开始在高中以下札根。射击协会理事长郭中兴强调:“像女子空气手枪就很有竞争力,也是亚、奥运的重点项目。”

  不过,由于枪枝、弹药仍然敏感,即使是空气枪,不仅取用要登记,携出学校更要备妥公文并向警局报备,大大限制了校际交流或友谊赛。加上大运会、“中运会”并没有射击比赛,也压缩了选手争取保送升学的机会,凡此均不利于射击运动扩大发展。

  射箭扬名在雅典 达到高峰

  相形之下,日据时期即已进入台湾的射箭运动,却要到1960年代才开始有系统引进西洋弓及成立台湾省射箭协会。与射击相同的是,早期射箭运动也被视为“贵族运动”,倡导者大都是医生,其后社会经济水平提升才打破藩篱。

  较晚发展的射箭,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就开始有奖牌进帐,2002年釜山亚运会袁叔琪更击败地主韩国名将,赢得女子个人赛金牌;另外,男、女团体赛还有两银入袋。

  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中华台北射箭队在男、女团体赛分别斩获银、铜牌,台湾射箭运动的成就达到空前高峰。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华台北射箭队却铩羽而归,未能再接再励。

  强化选手心理素质 赶上国际

  男子射箭选手王正邦也指出,雅典奥运时很少人注意射箭队,离台比赛心理没什么负担,实力正常发挥就顺利拿下奖牌。“后来射箭被各界视为夺牌重点,选手们嘴里说没压力,到了比赛现场才发现压力确实很大,于是都没射出正常水平。”

  射箭协会秘书长邱炳坤的评价则堪称公允:“经过长期耕耘,中华台北男子队的成绩都固定在世界前五名,女子队也拥有一定的竞争力;与岛内其它运动相比,这些成果是难能可贵的。”

  邻近的中国大陆、韩国能长期称霸射击、射箭,在于这两项运动不受体型限制,因此只要发展方向正确,强化选手心理素质,台湾当然也有机会迎头赶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