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雷永鹏) 在自家屋后的一片板栗树林里,周围用铁丝网围着,200多只鸡在林间自由觅食。这是29日笔者在巴东县金果坪乡水沟村村委会主任张孝平家,见到的"家庭牧场"的场景。
每天清晨,他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家庭牧场"巡查。"今年,县畜牧局与我们村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扶持我们按生猪养殖'450'和林下养鸡模式发展'家庭牧场'。"说起"家庭牧场"特色养殖,张孝平就来劲。
如今,"家庭牧场"已在金果坪乡悄然受到养殖户的热捧。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谭大平介绍,全乡今年已建成"家庭牧场"252个,其中采用生猪养殖"150"、"450"等模式的有164户,采用养牛"165"模式的有2户,采用养羊"1235"模式的有5户,采用林下养鸡模式的有81户。"我们与农业服务中心联合,把生态家园和'家庭牧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每个牧场都配套建设了沼气池,对畜禽粪便做无害化处理,既生态环保又变废为宝,沼气烧水、做饭,沼渣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每年可节约燃料、肥料投入1000余元。在规模上做到因户制宜,在规范上坚持统一标准,统一为农民定购围栏网、彩瓦等。实行'2+1'结对帮扶模式,由1名畜牧技术员和1名农业技术员联系1家牧场,从选址、设计到防疫、销售后续服务全程指导,让农民建得起、能致富。"谭大平说。
"'家庭牧场'消除了农村畜禽散养污染环境的弊端,既可以轻松赚钱,也可以享受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尝到"家庭牧场"甜头的水沟村六组吴立清,逢人便要夸耀一番。今年他建起生猪养殖"450"模式"家庭牧场"后,已存栏生猪20余头。
父子共用一张书桌学习,是在沙岭村三组熊明刚家经常可以看见的一幕:儿子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父亲则认真研读县畜牧兽医局编印的《科学养殖实用技术》,不时用笔圈点勾划。早在2007年,老熊便开始自发建设"家庭牧场",当年他投资6000余元建起了一栋生猪栏圈,因为设计不规范,环保设施不到位,既影响周边环境,生猪生长也很缓慢,经县畜牧局专家指点迷津后,今年不得不推倒重建,"算是交了一笔'学费',不学习先进技术、不实行科学养殖,经济效益就不高。"老熊一脸苦笑。
由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让养殖户少走了许多弯路。今年该乡组建了畜牧科技宣讲团,进村入户办培训班、开屋场会,推广"家庭牧场"养殖模式,指导养殖户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近来,养殖户有困难都喜欢到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找"冯团长"。"冯团长"是他们送给派驻防检员冯秀海的一个雅号,由他具体负责编写培训教案,组织教学培训。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已办培训班4期,召开屋场会127场,发放科学养殖技术资料2000余册,发放致养殖户公开信3000份,培训养殖业主3500余人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