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9, 2010

“时光地图”可查上海旧时“楼王”

  □晚报记者 李一能 报道

  你打算花多久去了解上海这座城市?法国人安克强的答案是30年。借本届世博会,安克强有机会把自己的诸多爱好结合起来,一个叫“上海时光地图”的软件诞生了。这张地图被赋予了时间坐标,只要轻点鼠标,”时空隧道”即被开启。通过虚拟视角,人们可以遨游1855年到1954年之间的上海;俯瞰百年内这座城市是如何发展、扩张,崛起,最终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的。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法国罗阿案例馆,安克强在地下室展示着他的宝贝:500张上海地图,4000张老照片,30年收集研究。老安说,他还想把“上海时光地图”做大做强,甚至有一天可以做到I-phone上去,寻求合作是他来参加世博会的目的。

  [缘起]

  法国老安是个“上海通”

  光头教授安克强来自法国里昂,昨天下午,在法国罗阿案例的地下室展厅,他正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向观众们讲述上海历史。他是法国里昂大学东亚学院研究员、历史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他对上海史的研究已经超过了30年。

  老安为什么会对上海情有独钟?30年前,正在读大学的安克强主修中文,同时他又对研究城市史非常有兴趣。于是他的导师:另一位法国上海史专家给了他一个建议:“去研究上海,那里有你需要的一切。 ”从此,老安与这座东方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老安第一次来上海,居然手持一份1936年的上海地图游历街头。他称此举是有意而为,他想按图索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老建筑,不料居然成功了,按照老地图,他成功找到了那些隐没在市井中的老建筑物。当时萌生了一个想法,为地图加上时间坐标,在游历中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

  [特色]

  “时光地图”穿越时空看上海

  安克强带到世博会的展品,是一个名为“上海时光地图”的软件,分两个部分:一个类似谷歌地图的3D图形软件,一个同样被3D化的图片数据库,内有上千张上海老照片。

  “我的软件就是一个图形化数据库,只不过使用起来比较有趣且直观,人们可以像坐时空机一样在一百年内任何一个时期的上海穿梭,就和玩游戏一样。如果你对某一座老建筑感兴趣,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它,并看到和它有关的老照片。 ”安克强把自己的地图称为“时光地图”,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1855年到1954年间任意一个时期的上海,通过地图的变化,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市扩张的轨迹。

  通过老安的软件,游客们的视角回到1855年的上海,上海县城(今老西门文庙附近)仍然被城墙壕沟包围,英租界已经出现了10年,但面积还是非常有限,除此之外,当时上海可以说是一片荒凉,没有马路,没有高楼,大部分现在非常繁荣的区域当时还是农田和滩涂。

  瞬间,又到了1900年,人们可以看到城市正在扩张,外滩、南京路这些区域已经非常繁荣,黄浦江西岸,码头鳞次栉比,仓库星罗棋布,虹口、徐汇等区域也开始了城市化发展,与数十年前的小城市已不可同日而语。

  到了1939年,当时淞沪抗战已经爆发,在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到日军的轰炸对上海华界造成的毁灭性破坏,许多建筑被烧,而租界则因为西方保持中立而毫发无伤,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

  最后来到1954年的上海,此时战争的阴霾已经过去,新中国使这座城市焕发生机,在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到,城市版图已大致定型,成为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上海。

  可查询百年上海房地价变化

  安克强的“时光地图”不仅可以观看上海城市的变迁,还可以查询到不同时期的上海房地价。 “你看,这是1938的上海,颜色越深说明价格越高。 ”在老安的地图上,南京路和外滩区域一枝独秀,而这里至今仍是上海房价最高的区域。

  除了房地价格,“时光地图”还可以查到上海不同时期的人口密度,例如1855年,华界居民有30万,而租界只有几百人,但到了1900年,租界居民和华界居民的数量持平。而战争、农民起义、政治运动等事件,也对上海城市人口密度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变化都可以从地图上看到。

  “时光地图”的另一个索引功能,是一个已经在上海消失很久的数据:流浪汉的死亡率。在政局不稳,战乱四起的年代,不少难民逃亡至上海,其中许多人因为贫病交加而死亡,那时上海街头可以看到流浪汉的尸体,而当时政府部门接报并前去处理的记录,也被图形化地展现在“时光地图”上。

  除了数据和地图,这一软件系统还有数千张老上海照片,在3D地图上,竖立着一座座“图片塔”,最高的就是人民广场的前身跑马场。除此以外,人们还能看到海关大楼的3个不同版本、静安寺以前的模样、清末民初时期上海的风俗……

  [幕后]

  30年心血3个月整合完成

  “你知道这个软件我的团队做了多久?其实只有3个月!这次世博会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我申请到了资金,组织了一个团队,使它变成了现实。”老安说,里昂是罗纳-阿尔卑斯大区的首府,这次罗阿大区参加世博会,并在城市最佳实践区拥有一个自建馆。前不久他被告知,罗阿大区的高校将参加罗阿案例的主题周,前往中国开展交流合作,需要寻找各个学校与中国或者上海有关的项目,安克强报名并被批准。

  对于老安而言,上海的魅力在于丰富的内涵、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以及持久的活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上海的资料并不难找。“上海的近代史是我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关于这段时期上海的影像文字资料很多,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有许多。”

  在30年的时间里,老安收集了500多张上海地图,其中不乏军用地图,甚至日军空袭用的航空照片。如今这些地图全部被用在电子版的“时光地图”上,人们在软件界面上看到的虚拟上海,全是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的。

  除了地图,他还收集了4000张上海老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来自画报,有的来自档案馆和图书馆,有的是他通过曾经居住在上海的移民后裔处获得的。 “搞到这些照片并不太困难,就是挺费时间,整整用了30年。 ”

  在决定做“时光地图”前,他已经有了一个名为影像上海(Virtualshanghai)的网站,而“时光地图”其实是网站更直观更形象另一种形式。

  [期盼]

  找到更多资料充实数据库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做这个软件有什么意思?我的回答是,因为年轻人喜欢。”安克强认为,历史最终是要靠人去传承,如果一段历史不再有人关心,那它也走到了尽头,传承历史需要与时俱进。

  现在不仅是上海,许多城市的年轻人可能对自己家乡历史一无所知,安教授希望通过他这种整合上海史的尝试,唤起年轻人对城市史的兴趣。一旦这种模式成功,其他城市也可以借鉴,历史将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书写。

  老安畅想着未来,希望有一天他的软件能装在Iphone上,年轻人拿着Iphone导航游历在上海街头,随时切换到百年之前的上海地图,查看老照片和文字资料,了解脚下土地的变迁,以及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

  “现在软件还在初级阶段,我们的数据库内容还太少。 ”老安指着地图中的“图片塔”,“不是没有,是我弄不到。 ”老安说,他曾前往上海文史馆与图书馆寻找帮助,但都没有结果,如果没有全面的资料,那他的数据库将注定留下遗憾。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我的项目,并一起合作,如果它能成为一个参与度很高的公共平台,那将是一件美好的事,不仅对我,还是对于上海而言,都将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老安说他会继续完善他的时光地图,期待世博之旅能够让他有所收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