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3, 2011

核专家称日核电站事故目前可控 余震影响需警惕

 这张电视截图照片显示的是3月12日日本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爆炸后冒出白烟。新华社/路透    这张电视截图照片显示的是3月12日日本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爆炸后冒出白烟。新华社/路透

 这张3月13日日本NHK电视台节目截图显示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 新华社发  这张3月13日日本NHK电视台节目截图显示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周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赵志祥1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就目前的情况看,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尚处于可控状态,但余震威胁仍需警惕。

  赵志祥说:“地震后,日本福岛的核反应堆已实现安全停堆,说明紧急停堆保护系统是有效的。但由于备用冷却系统失灵,剩余裂变产物产生的衰变热量无法导出,当堆芯温度超过一定限值,燃料元件就会发生破损或熔毁,并导致放射性气体逸出。”

  “就目前日本官方披露的信息来分析,安全壳尚保持完好,因此核燃料外泄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应该只是少量放射性气体外泄。从目前的情况看,与被评定为7级核事件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不同,应该不会对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影响。”他说。

  据赵志祥介绍,这次福岛核电站的事件等级日本官方评定为4级,低于5级的美国三里岛事件。美国三里岛事件在全堆芯熔毁的情况下由于安全壳保持完好并未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他说:“当然,事件还在发展之中,由于余震还在不断发生,防护措施本已脆弱的反应堆是否能保持可控状态,尚需要密切关注。”

  赵志祥认为,目前的核电站是按抗八级地震标准修建的,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伴有海啸等次生灾害;福岛核电站用于冷却反应堆的备用电机失效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能排除因海水倒灌所致。

  “这次事件后,国际核能界肯定会对核电站的安全性重新加以评估,例如设计基准地震的考虑、场址的选择、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如海啸的影响等等,本次事件中电力系统似乎不够坚固,也需有改进的办法。”他说。

  赵志祥还说,日本福岛核电站为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第二代核电站,中国正在运行和建设的核电站多为二代改进型或第三代核电站,安全性能好于第二代。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发的具有第四代核电特点的“实验快堆”已成功实现临界;与实际电站规模相当的示范堆有望于十年之内建成,并于2025年实现商用。

  赵志祥说:“快堆技术采用了事故工况下自然循环空气冷却的技术。采用这种非能动的余热导出方式,福岛事件中因备用冷却系统失灵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就不会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