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3, 2011

齐鲁晚报6名记者抵日采访

  

齐鲁晚报6名记者抵日采访

  ▲东京时间13日晚10时许,本报赴日记者在采访告一段落后,在东京街头寻找住处。本报特派记者左庆 13日发自东京

  本报东京3月13日讯(特派记者 刘红杰 刘爽) 东京时间13日晚7时21分许,在经历了近三个小时的飞行之后,本报6名特派记者组成的报道团队抵达成田国际机场,开始了日本大地震的最前线报道。

  日本特大地震撼人心魄的画面让我们感同身受。灾难无国界,在这场震动全球的特大地震面前,人类其实都是一体的。任何负责任的媒体,对于灾难中的人们,都应该有一分悲天悯人的情怀,此时此刻,他们最需要关注。到现场去!到灾区去!报人的责任感召唤我们义无反顾奔赴最前线,尽管前方危机四伏,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为及时全面地对日本大地震进行报道,本报立即启动重大报道应急机制,并派出了由6名记者组成的报道团队,取道北京飞赴日本。

  东京时间晚7时21分,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在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平稳降落。本报六名特派记者走出机舱,成田的天气不错,空气中一片清新的味道,整个城市一片静谧,似乎看不出地震的痕迹。

  本报特派记者乘车行驶在东关东道上,前往东京,由于东北方向的高速公路全部封闭,车辆不得不绕行。一路上,不少24小时加油站都用日语写着“暂时休业”,便利店的食品货架都空空荡荡,尤其是水和方便面全无踪影,用日文写着,“因地震影响,货源紧缺,敬请谅解”。

  截至记者发稿时,去往仙台的高速公路仍旧不通,飞机也不运行。在日本当地电视台的画面上,去往地震灾区的人全都头戴钢盔、身着防辐射服全副武装。

  您是否有亲人朋友在日本?您是否在密切关注这场旷世灾难的进展?面对大地震,那里的日本民众生活得怎样?华人、华侨是否安全?日本的社会应急机制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这场大地震,对于中国和我省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又能从中学习到什么……本报报道团队将克服种种困难,竭力为您找出答案。

  14日起,本报特派记者将分组前往地震灾区,为广大读者发回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