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5, 2010

摄影师一辈子

  

摄影师一辈子

  退休在家的马立昆,隔三岔五还会去首钢里拍照 摄/记者黑克

  托关系慕名进工厂 意外当起摄影记者

  摄影师一辈子

  讲述

  讲述人——马立昆,77岁,原《首钢日报》摄影记者,1951年进厂、1994年退休。

  首钢的第一炉钢、第一车矿、第一根钢材都被他用镜头一一铭记。

  首钢曾经的高炉林立、浓烟滚滚;如今的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都被他的镜头生动捕捉。

  40余年间,他发表的2000余张照片,记录了首钢从创业、辉煌到转型的全过程。

  他就是今年77岁的马立昆老人,原《首钢日报》摄影记者。

  退休已16年的马老,目前独居在石景山模式口的一处老公房里。听说记者要来采访,他兴奋得都没睡好午觉,早早从柜子里翻出珍藏的作品。

  采访中,老人的话不多,只是一个劲儿地用手指将记者的目光转移到这些瞬间的记忆中,似乎照片才是他交流的语言。

  慕名进厂

  找熟人进石钢 戴厂徽赚回头率

  抚摸着有些发黄、起皱的黑白照片,马老回忆起60年前自己刚进厂时的情景,“那会儿待遇好,都抢着来呢!”

  1951年,18岁的马立昆在昌平的一所小学当教员,每月的薪水是110斤小米,在当时约合12元人民币。扣除每月7元伙食费后,攒不下多少钱,“干一年就给自己做了件布料的中山装”。

  当时赶上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运输部招统计员,开出的月薪达20多元,几乎是普通工人薪资的两倍。马立昆托一个老乡的关系,在运输部装卸大队核算组谋了个职位。“那会儿厂里的工人出去可牛了!”马老回忆,当时最风光的事,就是戴着石钢的厂徽去逛街,回头率很高。

  一年后,马立昆被调到运输部工会,负责组织工人的文化活动,也让他有了接触相机的机会。

  赶上同宿舍一名工友有台照相机,马立昆一下对拍照着了魔,每天回宿舍就借来相机研究光圈、快门。

  觉得不过瘾,他又“打着给工人照相的旗号”,央求工会领导买相机。1953年,马立昆如愿有了工作以来的第一台相机——当时捷克斯洛伐克产的120双镜头反光相机。

  专职拍厂

  小相机大场面 领导拍得像蚂蚁

  1958年,石钢上马三大工程,要有自己的铁矿、炼出第一炉钢、轧出第一根钢材,结束石钢“有铁无钢”的历史。

  这年,熟悉摄影的马立昆被调入《石钢小报》(《首钢日报》前身)成为一名摄影记者,他也用镜头记录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8年8月底,石钢基建系统召开大会,动员工人建第一座转炉、炼第一炉钢。5000多人聚集在苹果园一处露天剧场,而马立昆只有50毫米的标准镜头,根本无法囊括这么多人的庞大场面。

  马立昆抱着相机在会场四周找高点,上桌子、踮着脚、举着相机拍,也只照了个局部,远处的领导“小得像蚂蚁”。

  大会结束前,一位副厂长胳膊一挥,喊出一句:“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走啊!”台下5000多人蜂拥而出,骑上自行车直奔工地而去。等马立昆背着相机来到现场时,工人们竟已将一大片玉米地平整完毕。

  为拍到精彩画面,马立昆和工人一样昼夜守在工地。胶卷拍完后,就以最快速度骑车回报社送卷、取卷,再立刻返回工地,生怕漏掉重要镜头。

  抓拍第一炉钢 就像等老婆临产

  熬了14个昼夜,一座3吨小转炉终于建成,出钢的日子就要到了!

  等候出钢的日子,马立昆形容就像等老婆临产。他每天背着相机蹲在调度室外,一有风吹草动就直奔转炉。

  9月初的一天,马立昆接到通知:上午8点出钢!凌晨6点,他就在炉前支好相机等着了。可等了俩小时,炉子一点动静都没有。这时通知又到了,说推迟到中午12点出钢。

  瞅瞅表还有四个小时,不少人就先回单位休息,马立昆守着相机不愿动,“万一‘早产’了呢!”他心想。就这样,从上午8点推到中午12点,又推到下午4点,再推到晚上8点,马立昆在炉前守了一天。晚上下起了雨,他不愿回报社,就钻到水泥管子里避雨。

  夜里11点,炉子“咣当咣当”地动了起来,伴随着铰链“哗啦哗啦”的响声。

  “要出钢了!”马立昆一骨碌从管子里钻出来,支好相机准备拍摄。当时转炉还都是“人力驱动”,两边十多人拉着铰链帮炉子转动,而现在的高炉,摁一个按钮就齐活儿了。

  不一会儿,红得发亮的钢水从炉子里流出,缓缓注入钢水包。由于夜里光线较暗,马立昆一直打着闪光灯拍。

  等洗出照片才发现,闪光灯把黑乎乎的转炉拍得很亮,漂亮的铁水反而没拍出来。

  “第一次见炼钢,都不知道怎么拍。”就这么张有些“虾米”的照片,被各家媒体争相要去发表。这正是因为马立昆在水泥管子里守到了出钢的一瞬间。

  拍厂之困

  拍摄全景照 “天上”冻了半天

  上世纪70年代,马立昆几次拍摄首钢全景,都是爬到厂区里那座百米高的石景山上拍摄。拍来拍去都是一个角度,想要换一个制高点,但当时石景山区几乎找不到一座高楼。

  马立昆将想法告诉领导后,首钢从北京市消防总队借来了一辆能够将云梯升到60米高的消防车,这辆德国产的消防车,云梯高度是当时北京市最高的。有了这辆移动的拍摄平台,马立昆如鱼得水。

  头一次上云梯,马立昆抱着相机站在仅一平米大的“篮子”里,云梯缓缓升起,感觉双脚离地面越来越远,心里也打起了鼓。

  待云梯全部展开后,马立昆“孤悬”在60米的高处,内心的“恐高”和猛烈的风力,使得他的双手不住颤抖。“照片都拍糊了!”

  下了云梯后,马立昆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稳定情绪后换角度“再战”云梯。

  由于没有广角镜头,马立昆在高空从左到右依次拍摄了三张照片。回去后,请当时北京最好的国泰照相馆的师傅,将三张照片拼接成一张全景照,再为黑白照片上色。一张彩色全景照,马立昆在“天上”冻了大半天,跑了几趟照相馆才算大功告成。

  就是这样的条件,马立昆工作40余年间,在《首钢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媒体发表了2000多张照片。

  新闻高产时期,有的报社一次跟马立昆要几个卷的照片存着,一旦有首钢的报道时,就会配发一到两张。

  拍厂之便

  朱老总夫人 提醒站稳再拍照

  首钢辉煌的时候,每年都要多次接待领导、外宾来参观。马立昆也趁“工作之便”,经常接触国家领导人。他指着一张1958年朱德为三大工程剪彩的照片说,“朱老总来得最多,得有20多次!”

  石钢第一座转炉出钢后,朱德经常来看出钢的场景,每次马立昆都会跟随拍照。“他真是喜欢看炼钢。”马老回忆,朱德有一回径直驱车到炼钢厂,搬把椅子坐在高炉前,一坐就是一上午。

  工人担心坐得离高炉太近有危险,要把椅子搬远些,朱德不愿动,说坐得近才看得真切。来得次数多了,朱德对首钢轻车熟路,有时自己坐一辆车悄悄地来都不打招呼。

  1959年的一个礼拜天,马立昆正在厂里拍一场表演,忽然接到电话说朱老总来了,让他赶紧去拍。等马立昆赶到试验场时,朱德已经参观完要回去了,“他来视察连厂领导都不知道”。

  而经常跟拍领导人来首钢视察、参观,他也曾出过小“事故”。

  一次,朱德的夫人康克清来厂参观,马立昆就在她前面后退着拍摄。由于无法看清背后的情况,正后退时不慎被一个台阶绊了个趔趄,险些摔倒。

  康克清见状赶忙上前提醒:“小同志,你要注意安全啊!”并嘱咐马立昆走路时不要拍照,站定了再拍。

  为拍刘少奇 没广角只能上桌

  朱德是来首钢次数最多的,而刘少奇是一次在首钢“驻扎”时间最长的。1958年7月,刘少奇来首钢调研了将近一周。

  白天,马立昆跟着刘少奇去各个厂调研,晚上又会陪着在红楼开座谈会。

  盛夏时节,会议室里挤了二三十人。刘少奇穿着衬衫,工人们就穿背心,一样坐在长条木凳上,一样热得汗流浃背,“连个电扇都没有”。

  限于当时没有广角镜头,马立昆只能站在墙角的桌子上拍照,刘少奇还提醒他“注意安全”。

  而陈毅来参观时,一进红楼大厅,就操着四川话感叹:“呵!好漂亮啊!”首钢领导赶忙说:“这都是大会堂的下脚料”。

  马立昆说此言不假,红楼除了一部分是早年日本人留下的建筑,后来加盖的部分确实用的是建人民大会堂剩余的材料。

  红楼是接待场所,马立昆的照片中,很多领导人在红楼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制图/李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