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6, 2011

中国民航执行利比亚撤侨任务细节

  因是国家行动,一切在民航局和外交部设立的绿色通道里都畅行无阻。

  撰稿、摄影/夏本建

  3月5日23时15分,177名撤离人员从马耳他乘坐上海航空公司FM608航班,安全顺利降落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该航班是中国民航执行利比亚撤离人员回到祖国的最后一个航班。据统计:在短短的11天里,中国民航共派出91 班包机,分赴马耳他、阿联酋、突尼斯、希腊、埃及等6个国家,共接回我国同胞26240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公民撤离运送行动。

  “危难之时,祖国接你回家”曾感动了许多经历过这不平凡岁月的人们。然而,就在这部国家形象大片画卷的背后,中国民航作为承运的主角,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只能从一个包机航班的缩影,窥视为尽早尽快接回我国滞留公民,所忙碌的飞行机组和乘务组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3月2日晚上10时,上航1架767ER双通道宽体客机停在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国际航班停机坪上,包机加满航油77吨,耗时就要一个半小时。为直飞减少经停,早些接回同胞,机组将767-300ER飞机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零时39分,首架包机升空直飞马耳他,这也是上航至今飞得最远的包机航线。

  机长谢锐飞首班,他告诉笔者,“这次航路要经过5个国家,都要得到空域所在国的准许,因是国家行动,一切在民航局和外交部设立的绿色通道里都畅行无阻。尽管到马耳他的航线很陌生,但有了非常的效率、非常的保障,才拿下这段不寻常航程。!”

  乘务长阮佳萌在接到任务到执行完航班的40多个小时里,没有合过眼,虽然牙龈都已经肿了,但参与接回同胞的自豪感盖过了一切疲惫的极限。

  航前准备是航班飞行前的例行工作,此次却不同。航前机组成员一再仔细整理航行资料,发现有不清之处要与情报人员再核实。气象工程师与机组成员要再交待航路中最新气象资料和特别注意事项。运行性能工程师要向机组成员交待清航行资料的关键点。在第一时间将现有的航班资源进行重新梳理,将模拟机训练等全部让位于包机航班,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精细搭配机组,抽调技能娴熟、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执行包机任务。面对全新航线,执飞的每套机组多次进行认真准备,研究航图、测量油量、了解气象、熟悉机场、掌握备降场等等,做到一丝不苟、烂熟于胸。

  马耳他机场,载着迫切渴望回家的同胞的三辆摆渡车缓缓驶来,当摆渡车驶停后,乘务组立刻根据非常规登机预案,要求摆渡车只开一扇门,以10位旅客为一组,轮流从后舱左门、前舱右门登机,以此保持飞机平衡。同时,2名兼职安全员积极配合空警做好行李防爆检测,乘务员有秩序地安排旅客登机,舱门左右各有一名乘务员负责发放登机牌,乘务长做好前舱和特殊旅客的登机牌发放,并尽量安排妇女、老年人坐在前舱。整个登机过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当上航首班马耳他包机FM601客舱里响起国语乡音广播时,在动荡中历险的同胞们终于有了真切的感受:祖国的分量。我们真的要回家了!尽管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已经到达了极限,但是每个人的神情却是那样地兴奋。

  滞留在马耳他的同胞们已经好几天没有正常进餐,所以包机上特地安排了三餐主食,配备了350份热食、500个面包和500份干点,还额外配备了大量八宝粥、牛肉肠和饮用水。

(编辑:SN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