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4, 2010

保山山体滑坡 遇难人数升至24人

  遇难人数上升至24人

  现场被全面封锁

  救援部队的挖掘工作仍将继续 为防止疫情发生或将捕杀猫狗

  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大石房村的山体滑坡救援工作,昨日已经进行到第3天,黄金72小时正一分一秒地消失。昨日,事故现场的腐臭味越来越浓,17时的最新数据表明,死亡人数上升至24人,失踪人员为24人。昨日又挖出一名孩子的遗体,根据瓦马乡派出所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名孩子的遗体被找到,另有3名儿童失踪。昨晚,现场指挥部已经决定对现场进行全面封锁,但挖掘工作还将继续进行。

  

保山山体滑坡遇难人数升至24人

  大石房村杀死难题滑坡现场全貌。目前该村已确定搬迁

  物资救援道路受阻人工背米

  截至昨日16时30分,大石房村山体滑坡灾难现场共接受捐赠59791元,蔬菜10吨,矿泉水20吨,方便面等其他食品若干,共发放21户直接受灾群众生活补助费10.5万元,3个月临时生活补助7.92万元,一次性转移安置费2.04万元,累计发放救灾款20.46万元,救灾衣物60套、棉被120床。从昨日上午9时开始,民政部门共发放大米1.3万斤,灾区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房等问题得到了保障。

  隆阳区民政局科员董云龙介绍,每个灾民将领取到200斤大米,每户还能增加大米200斤。大米都是从保山市运送过来的,由于运送车辆无法到达发放地点,所以只得采取人工背的方式将大米运送至发放地点,这就使原定中午12时30分的发放时间往后推迟了。已经运送过来的大米,主要是保证受灾最严重的21户人家、共44人领取,受灾较轻的灾民要在稍后才能领取到救灾大米,衣物和矿泉水已经于9月3日中午发放到灾民手中。

  卫生方面,保山市人民医院、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的96名医护人员参与了应急救援,事故现场周围1.2万平方米的范围内都进行了全面消毒,饮用水源和救援伙食的卫生情况也得到了保障。卫生部门昨日加大了防疫力度,进入事故现场的各通道处都有卫生人员值守。各支救援队伍尚未收到撤离命令,分管民政和救灾的隆阳区副区长介绍,现场是否停止挖掘,将视卫生部门的疾病预防警戒级别而定。

  最新数据儿童失踪3人死亡2人

  截至昨日17时,最新数据显示,瓦马乡山体滑坡事故死亡人数上升至24人,失踪人员为24人。其中,儿童失踪3人,分别是1岁半的女孩曾文君、15岁男孩李天龙、两岁女孩胡冰冰;儿童死亡2人,分别是1岁男孩段杨斌、1岁半男孩朱子车。

  截至昨日下午2点,死亡名单为:徐光左、李家香、席桂美、王朝坤、张玉莲、王志张、朱安李、朱安全、何应秀、朱子车、张顺香、段国东、杨素珍、李开灿、段庆开、段树平、李段国、段国强、潘雪玲、段伟何、段杨斌……

  村民段仁礼胆子大,他负责清洗每具尸体,“相当可怜,这里的每个人我都认识,哪怕他只有半截。”他在灾害中也受了皮外伤。

  灾难给幸存村民带来了看不到的心理创伤,来自保山学院的一支5人心理救援队伍也来到了现场,就村民可能存在的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副教授席林介绍,现在他们的救援工作基本属于应急状态,村民的心理问题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根据我们初步了解的情况看,幸存下来的年轻人都是外出打工者或求学者,他们回来后,一下失去了好几位亲人,他们的痛苦、悲伤是正常的反应。但是,我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感觉他们普遍很茫然。”席林说,大石房村是保山学院的扶贫挂钩点,而此行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变幸存村民的认识,并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分管民政和救灾的隆阳区副区长介绍,大石房村已经确定搬迁,目前已经找到五六处新址,新址必须得到国土资源部门的专家和村民的认可才会通过,“原则上是安全第一,方便第二。”

  现场卫生封锁现场但挖掘将继续

  [1]

  

  昨晚10点30分,离保山市瓦房乡大石房村的山体滑坡特大自然灾害已经过去整整72个小时,一场工作总结会议正在大石房村的现场指挥部进行。正在参加此次会议的隆阳区宣传部工作人员召阳本透露,指挥部已经向上级请示,开始对事故塌方现场进行全面封锁。昨日下午,家属就已经不允许进入现场。

  召阳本说,昨日的高温加速了尸体的腐化,晚上,会议所在指挥部能闻到阵阵臭味,所以封锁现场已是势在必行。今天,现场将在上午、中午、下午进行三次全面的杀毒,但各支救援部队的挖掘工作仍将进行。今日,媒体记者原则上不允许进入现场。

  另外,为防止疫情发生,昨日救援部队已经将家禽和牲畜的尸体进行了集中掩埋。今日,灾区将对狗、猫两种动物进行严控,如果有必要,还将进行统一的捕杀,“这两种动物流动性强,极易传播疾病,我们国家的自然灾害中有先例,马虎不得!”召阳本说。

  ■特 写

  父子情 被挖出时父亲紧抱着儿子

  昨日的大石房村是晴天,赶赴现场的救援人员进一步增加,武警云南总队保山支队共有200人参与了此次救援。“这么热的天气会加快尸体腐烂的速度。”副参谋长刘玮很担忧,他说,他们的队伍往大的方向说是人民子弟兵,往小的方向说也是父母养育的,“家属要我们挖,我们没有二话。”

  武警云南总队保山支队昨日接管了武警森林总队保山支队的一块挖掘地,昨日早上,支队在村民王学华的亲家房屋处,挖出了王学华的女婿。可是他的女儿王秀芝一时还不能确定被埋在什么地方,救援者在这个坑里还挖出了不少衣服。

  昨日的救援现场有了更多的腐臭味,分不清楚是人还是动物的尸体散发出来的。这里比前日更安静,有一些零碎的哭声,但更多的是铁锹的挖掘声。

  

保山山体滑坡遇难人数升至24人

  下午两点,保山消防支队挖出了一对父子,他们是20岁的段伟何和1岁半的男孩段杨斌,他们遇难的时候,父亲紧紧地将儿子抱在怀里,这一幕令在场的人动容(上图)。

  来自上孙足村的村民杨金文介绍,段伟何是他的女婿,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前没有几天,段伟何才带着老婆孩子从岳父家回去。“他是个好女婿,很照顾我的女儿和孙子。”由于悲伤,杨金文说不出太多话。

  段伟何和其儿子的遗体被放在同一个裹尸袋里,所有的围观者表情凝重,几名穿着朴素的女人,在3米外的小道上,望着裹尸袋痛哭。消防官兵们将这对父子的遗体抬到了尸体间,这里不停地有遗体抬进来,又不停地有遗体装进棺木被村民抬出去。

  军民情 战士一上午修40多把锄头

  

  

  武警云南总队保山支队战士韩增良在救援现场的唯一任务,就是修锄头。昨日一个上午,他就修了40多把锄头,而前日一天,他都记不清楚自己修了多少锄头(下图)。

  

保山山体滑坡遇难人数升至24人

  受特殊地质和地形的影响,从安全角度考虑,大型的挖掘设备并不允许进入现场。除了消防部门动用了自己的切割设备,其他队伍的挖掘工作几乎都是靠农具,如铁锹、锄头等。武警云南总队保山支队有近200把锄头,最忙碌时,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把锄头需要维修。

  到昨日上午11点,韩增良已经连续工作了4个小时。一些锄头的铁器和木棒连接处出现松动后,就会交到这位20岁的战士手里。韩增良是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人,老家所在地就是典型的农村,他说,修锄头这样的事他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

  韩增良从现场找来一些木材,用砍刀切成合适的形状,然后装在锄头的连接处,他修好的锄头十分结实,战士们都十分满意,“我可以保障战友们胜利地开展工作。”

  韩增良的排长朱泳忠就是马瓦乡人,他的家离事发地有15公里远,他本来没有被安排参与此次救援。

  9月3日,朱泳忠和政委到了灾区,在看望灾区官兵后,政委接到上级命令需于当晚返回支队,负责支队的基本指挥所工作,朱泳忠一听便急了,直接问政委:“政委我能不能留下来?”政委看了他一眼,严肃地说这是“执行任务,不是开玩笑……”朱泳忠突然打断政委的话,“政委我知道你担心什么,虽然我毕业没多久,没有经验,但正是这样,我想锻炼一下,我就是当地人,我比他们熟悉情况……”

  “很多朋友都给我打电话,问我来救援了没有,我说没有。”朱泳忠说,他回答朋友疑问的时候,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我是这里的人,却不能来救自己的乡亲,十分难受。所以我主动请缨,一定要加入队伍。“首先是军人,职责所需。再次,是瓦马乡的人民养育了我,现在他们遭受灾难,我没有理由不来救援。”说完,他埋头挖了起来。

  昨日上午10时35分,这支队伍还首次在工地挖出了现金,外加一些老照片,现金一千元是崭新的百元连号钞票,它们包在蛇皮袋里,从颜色看,似乎已经存放了一段日子。一位村民介绍,这是村民尹明亮(音)家人的遗物,还有一些钱仍埋在地下,尹明亮的儿子准备用这些钱讨老婆。

  瓦马乡派出所的民警将这些现金和照片进行了封存,此前在另一个挖掘点,他们还封存了一个存折,这是昨天中午之前警方封存的两笔资金。

  同乡情 灾区里的免费“村民食堂”

  

保山山体滑坡遇难人数升至24人

  在泥石流发生的第二天,大石房村民小组的陈建明(左图站者)就组建了一个家庭炊事班。这几天,他和家里的五六口人一直忙着烧水、做饭。一天最多的时候需要煮8次饭,烧20多桶开水。昨天去陈建明家吃饭的人没有往日多,但他们一家人也煮了5次饭。来吃饭的人主要是灾民,以及从外地赶来的受灾群众的亲属。吃饭不需要给钱,只要来了就会有水喝、有饭吃。

  与村民救出5人

  陈建明今年54岁,有两个儿子。他家离泥石流发生的地方只有约100米远的距离。灾害发生时,陈建明正在家里看电视。听到响声,他和大儿子拿着手电筒往响声传来的地方一照,看到的只是泥浆和石块,原来建在山坡上的阶梯状房屋已经不见了踪影。“那声音就像是几万个鞭炮同时炸响。”他的大儿子陈加应回忆。得知泥石流来袭,陈建明给村公所打了电话,他的大儿子则把电话打到了乡里,“当时电话还能打通,后来就打不通了。”

  随即,陈建明就和大儿子陈加应、小儿子陈加杨奔赴救灾现场,和赶来的其他村民一起,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救出了5位村民。救出第一个村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遗憾的是,这名村民的双腿已经被压断,在救出后一个小时里,因失血过多不幸身亡。救出来的最后一位村民,因为身上压着木头和砖块,陈建明他们花了将近三个小时才把人救出来。

  当日23时30分许,现场上方又有泥浆和石头冲下来,救援的人也只得四散奔逃。“当时我们也着实被吓到了,也没敢再往里走,只得在边上救人。”陈建明说。目前,4名伤者中有3名还在医院救治,1名受了轻伤的村民已经回到了附近的亲戚家。

  来的人都有饭吃

  专业救援队伍赶到后,为了村民的安全,村民不再被允许进入现场,陈建明也只得从救灾现场撤了回来。撤回来后,陈建明成立了家庭炊事班。家庭炊事班主要由家里的女性组成:妻子、弟媳、儿媳和侄女,以及其他赶过来帮忙的村民。

  做饭用的米和菜,主要是陈建明自家的,也有一部分是附近其他村民拿过来的。今年过年的时候,陈建明家杀了两头肥猪,有三百多斤肉,吃到泥石流发生之前,还剩下一百多斤腊肉,都挂在厨房里。现在,陈建明家厨房里挂着的腊肉只剩下七八块了,“其他的这几天都煮掉了。”

  除了做饭,陈建明家每天还得烧大概20桶的开水。做饭共用了两口大锅,灶台不够,陈建明在房门口又搭了一个。厨房里的一口大锅主要是用来烧开水的,做好的饭菜就用盆子放在地上,有想吃饭的人来了,陈建明的妻子便立即上前招待,通常是一荤两素:一碗肉、一碗豆腐皮、一碗大白菜。

  “收钱就违背本意了”

  陈建明家的几亩山地只种了甘蔗,没有种稻谷。他们自己家吃的米也都是从乡上买来的。他在乡上有一家小砖厂,专门生产盖房用的青砖,两个儿子也跟着他在砖厂做工,“自家的房子就是厂里的青砖盖的。”

  陈建明本来不是大石房村人,1972年的时候才和4个兄弟搬到了大石房村。搬来的时候,他们在已经被泥石流淹没的半山腰上建了房子,十年之后陈建明在约100米远的地方盖了新房,其他的兄弟则搬到了对岸。现在晚上就住在对岸的兄弟家里。

  前来吃饭的人,大多数陈建明都不认识,只有少数村子里的灾民他还认识。不管认识与否,只要来到他家,就有水喝,有饭吃。“别人来了,肯定要让别人喝点水,吃点东西,这是规矩。”陈建明说,认不认识都无所谓,大家都是乡亲,遭灾了都很难过。免费给大家提供饭菜,陈建明并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补偿,“就是别人给,也不能要啊,要不然就违背本意了!”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

  生活新报 记者 刘木木 实习记者 赵晓伟 本版图片 记者 符光周 张永强

  ■相关新闻

  大理云龙泥石流 造成1伤3失踪

  

  

  (云南网)记者9月3日从大理州云龙县委宣传部获悉,9月2日23时左右,云龙县白石镇松水村石河场村民小组遭遇罕见的单点暴雨,暴雨造成一起泥石流灾害,冲毁该村民小组杨四宝等4户的瓦房4栋22间,造成1伤3失踪,对当地群众房屋、经济林果、道路等造成了严重损害。

  灾情发生后,云龙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徐会良、县长徐思锦立即作出指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踪人员。该县及时成立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并由县长徐思锦带队,与县公安、消防、民政、卫生、水利、国土、交通、武警等相关部门赶赴受灾现场,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白石镇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干部职工、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灾。

  目前,各项救灾工作有序开展,1名受伤人员已送到医院治疗,伤员伤势稳定,无生命危险。至9月3日12时,3名失踪人员搜救工作仍在进行,其余7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