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数次“设立廉政署”提案均夭折。台湾政界大多数人都担心,“自己同意设立的机构反过来害自己”。
困境依然存在:设立了廉政署,机构效率堪忧;不设立,无专责机构肃贪;级别高,恐打击异己;级别低,难发挥作用。
“我有决心!我有非常大的决心要建立干净政府!”宣布成立廉政署时,马英九振臂高呼。不过一些“立委”说,“马英九有他的办法,我们有我们的。”
台湾司法界二十多年前开始司法独立运动,近年更是铁面起诉前领导人,几乎贵为“华人司法之光”。然而7月14日,台湾司法界爆发了“大丑闻”。
台湾“高等法院”法官蔡光治、陈荣和、李春地,与检察官邱茂荣四人,涉嫌收受前“立法委员”何智辉贿款为其脱罪。甚至就在调查局前往拘提何智辉时,何提前一步得到风声跳窗逃脱,招致舆论一片哗然。
事实上,5月下旬台中市黑帮枪击案,就已经牵出当地警察与黑帮关系密切的警纪问题。清廉是马英九的金字招牌,也是国民党两年前重掌政权的关键因素。
为宣示肃贪决心,马英九7月15日责成台湾“法务部”研拟成立“廉政署”草案,20日宣布“廉政署”成立,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马英九摇摆的决心
新设置的“廉政署”隶属于“法务部”,初期将从台湾各政治风纪单位选拔200名精英,授予其“司法警察权”,可以进行逮捕行动。
此前,台湾“廉政署”一直被寄望于仿照新加坡贪污调查局、香港廉政公署,直属最高领导人,以获得最大的反贪威慑。不过7月20日马英九说,因为司法体系不同,完全仿照香港新加坡的做法,“会打乱制度,产生很多问题”。
在是否设立廉政署的问题上,马英九曾经意志坚定。他1993年担任“法务部长”时,曾提出参考香港、新加坡做法,研究将”法务部”政风司升级为廉政局或政风局。不过在2008年“大选”期间,马英九对成立廉政署的态度转为“不必要”,也曾对媒体表示台湾没有必要设置像新加坡、香港那样的廉政机构,因为台湾有”法务部”调查局,实际上扮演了同样的角色。
马英九一直摇摆到最近几天,几起弊案导致的民众支持度下滑,令他不得不痛定思痛下定决心,挽回声名,更主要的是,年底的五个重要城市的选举迫在眉睫,马英九和国民党决不能落在被动。
马英九的宣布不代表“廉政署”就成了定案,新机构要成立,得经过“行政院”和“法务部”研拟后,送往“立法院”通过才行。“以‘立法院’现在的结构,这个案子应该会通过。”以反贪著称的“立法委员”邱毅比较有信心,他说,“马英九端出的廉政署这盘菜和民进党时期提出来的方案大同小异,所以民进党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但是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功能,这才是重点。”
不过,“立委”当中的反对声音并不小。另一名国民党籍“立委”曹尔忠毫不隐讳地说:“我赞成肃贪,但坚决反对廉政署!”
台湾“监察委员”钱林慧君也表示,行政体系中已有“调查局”,在“法务部”下设“廉政署”,成员依旧是自家人,从人性上来说,“很难期待这些人有大义灭亲的情操”。
二十多年提案均无疾而终
类似“廉政公署”的方案,在台湾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此前相关提案多次提交台湾“立法院”,都是由民进党籍“立委”提出,而被国民党反对。
1987年,“立委”赵少康第一次提出“廉政署”提案,此后二十多年,历次提案都是在程序审核阶段就被挡下来。
国民党时期被认为最有声誉的“法务部长”马英九、民进党时期同样被誉为“陈青天”的“法务部长”陈定南,任内都力推此案,最后都无疾而终。
“陈定南一上台就要扫除黑金,提出《廉政署组织条例》,送到‘立法院’后,当时在野的国民党和亲民党都反对。”邱毅回忆说,“国民党和亲民党利用‘立法院’的多数席位,把这个提案挡了几十次。”
“如果成立廉政署,对‘立法委员’或者一般的官员都可以查,过去通过不清楚的政商关系获得的不当得利恐怕都会被查出来。”一直关注廉政署的设立、并多次参与相关讨论的中国文化大学教授江岷钦说。
“台湾过去的政商关系其实相当复杂,除非有‘日落条款’,之前的不查,也许过去政商关系比较纠结复杂的人,才不会担心最后设立的机构反过来害自己。”
事实上,在台湾“法务部”下早有政风、调查两大系统负责肃贪。
1992年“法务部”设“政风司”,专司“政治风气清明与防制贪渎”之职。但政风机构没有司法调查权,工作最后都要交给检察官或调查局来处理。“政风司”副司长管高岳曾说:政风人员“没尊严”、“没资源”、“没调查权”。
而台湾“调查局”下的“廉政处”虽具有司法警察权,但主要负责“台湾安全”,肃贪只是它九项职责的其中之一,至多算是兼职。
所以,早在2001年陈定南推动建立“廉政署”时,由“调查局”工作人员组成的“调查员改革协会”就发表文章《成立廉政署之前,请先改革并善用调查局》,呼吁政府不妨“释放调查员战斗力”。“调查局”曾经有肃贪的显赫成绩。“当年调查局长吴东明上任之后,找到了非常能干的刘展华,带着一群不错的调查官,把法院、监察委员、立法委员、政府大官抓了一批。”前新党籍“立法委员”、法官出身的谢启大说。
“在目前台湾的政治氛围中,无论蓝绿,即使有心在廉政上提升,也只是在道德的思想层次。”江岷钦说,“一旦落实到实践层次,人人害怕磨刀霍霍落到自己头上。这些立法委员对对方没有信心,对自己也没有信心。所以只是因应整个社会的道德需求,大家附和一下。”
上一页
“廉政署”的困境
所以,当此次“廉政署”的方案看上去真的要成为事实时,反对的声音也不再以蓝绿区分,因为对廉政署的忌惮其实贯穿始终。
国民党团就对此态度相当保守,有国民党籍“立委”公开表示此举是“脚痛医头”。
民进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甚至对媒体说,这只代表马英九要借此掌控司法、检调,“他手上有血滴子和东厂!”
尽管如此,对于廉政署的级别这次的提案还是不尽如人意。“放在‘法务部’底下连下策都算不上,它的级别太低,没办法抓大老虎,只是把原来的政风人员拿过来换个招牌。”邱毅说。
有部分人士质疑,廉政署一直难产,原因之一是“调查局”担心肃贪大权被瓜分,因此极力反对。上周六就有调查局官员表示,肃贪成败关键在于加强原有办案人员职权,而非成立新单位造成资源浪费。
“各个机关的政风司对于自己系统里面的贪污都没有抓到,一点都没有这个能力,把它的名称提高为廉政署,你就具备这样的能力了吗?今天就算给廉政署这个级别,一下子怎么培育这些人来?”谢启大质疑说。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台湾设立“廉政署”所面临的困境是:设立了,机构职能重合,效率堪忧;不设立,无专责机构肃贪;级别高,恐打击异己;级别低,难发挥作用。
究竟谁会执掌肃贪大权,现在成为人们更关心的问题。“过去调查局用错了一个人,叫叶盛茂,他任内七年把调查局招牌搞垮。检察总长用错了陈聪明,特侦组的功能完全没有了。后来马英九提名黄世明,整个特侦组就脱胎换骨,所以用对人是很重要的。”邱毅说,“华人社会还是人治的社会,人的因素最重要,用对人就成功了一半。”
“台湾媒体已经太发达,都会监督。”江岷钦说,“行政体系贪污的几率也很低,因为它分工很细,彼此互相牵制。而政治的贪污,经过了几次政党轮替,双方都知道如果贪污的吃相太难看,政党轮替后就会被掀出来,陈水扁就是个具体的典型,他已经把‘总统’可能的贪污模式和方法统统过一遍了,让马英九无从复制,之后的人也无法复制。”
作者: 南方周末实习生 寇爱哲 特约撰稿 陈婉容 发自台北
上一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