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4, 2010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拉开大幕 解读:改革之路有多远

  中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17时26分报道,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下半年经济协调增长的积极因素会进一步增多,展望全年,有收入分配体制、房地产等几项重大改革会对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发挥重要作用。这使得外界普遍预期,收入分配改革下半年可望有实质性突破。为什么收入分配改革千呼万唤始终难以出台?它的难点和障碍究竟有哪些?破解之道又在哪里?中央台记者冯雅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中国国际经济研究中心袁钢明教授:

  记者:从年初以来,一直在媒体聚光灯下若隐若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始终没有露出真容。这确实让我们非常期待,不过,我记得在过去几年中,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被提到过很多次,但都是无果而终,那么您认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袁钢明:还是深层的意识,j就是政策部门的意识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到现在为止,还是经常把收入分配,特别是劳动阶层收入水平的提高或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当做是生产成本上升,或者是经济成本上升的一个问题。每当这个居民收入提高或者劳动工资水平上升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人提出,我们国家的优势丧失,它会对我们国家经济长期增长形成一种障碍,所以要尽可能延长当前这种收入比较低的优势,就把收入低当做一种优势,而把收入上升当做一种担忧,或者一种不利的趋势。

  这种观点不管在政策部门还是在理论部门,都是影响很重。所以我们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立场或者立足点没有改变的问题,没有把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或者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成果,放在要体现在劳动收入提高,或者是收入分配的合理性这个目标上。

  记者:那您是否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实已经非常迫切,但现在还是有些稍显落后呢?

  袁钢明:还不是稍显落后,是特别落后。因为咱们国家到现在为止开始出现随着改革或者市场化的推进,国家的居民收入分配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宏观数据上看是越来越低,就是说国家收入或者企业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比如企业得到的收益主要都变成企业的利润,或者是企业的投资,国家的财政收入上升也很快,这几年都上升到30%多。而我们的居民收入还在10%以下,这种收入分配的体制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经济战略的思想,就是想把尽可能多的收益或者资源当成一种投资资源,当做所谓未来发展的一种动力。

  这种政策取向是过去传统发展战略遗留下来的,就是以尽可能地压低劳动者的收入来增加资本的积累,提高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的动力,这点意识应该改变。因为现代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拉动需求,通过需求的拉动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也存在一种必须赶快调整居民收入不合理的这种紧迫性。

  记者:我们这次收入分配改革的核心内容、重点您觉得应该是什么?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袁钢明:我们一直就说收入分配最重要的改革应该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包括在企业和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收入,而不是简单的去打击高收入者。因为收入分配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低收入的贫困者,一个是富豪——过高收入者。既可以用提高低收入者的水平来缩小差距,也可以用降低高收入者的水平来实现。

  目前主要矛盾还是在于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太低,而低收入者主要还是企业劳动者,就是基本的工薪阶层,他们没有什么更高的额外收入,这是劳动收入分配改革最重要的点。在所有的政策措施上要朝着提高劳动者收入,缩小企业利润收益或者财政收入国家收益的方向,要朝这个方向进行调整。当然这个调整大家觉得矛盾很多,因为制定这个政策或者在经济运行中所占的地位最重要者本身就是企业所有者或者是国家部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很难执行使自己的收入下降而使劳动者收入上升、给自己造成困难的政策。所以这个改革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这是我们下一步改革最难推行的一点。

  现在国家高层和理论界已经多次提到要改变当前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关键点是在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得比重,在意识上、认识上和方向上已经指明了。但是真正要去做的话、真正确定政策或者某些条款的时候就很难做了。

  这个关键是在于国家能不能把在认识上理论上所得到的进展变成一种法律条文才行,比如前两年我们推行《新劳动合同法》,那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当时做法实现了以后我们就看到当时的矛盾、冲突有多大,很多企业主代表,包括人大代表的企业主代表就坚决反对《新劳动合同法》。有些地方还说经济的下滑或者经济危机的最大问题在于《新劳动合同法》。所以我们国家推行收入分配改革的矛盾和困难是非常大的。

  【央广调查:黛玉裸死遭热议,你如何看名著翻拍?】

  热搜词: “灿都”袭击广西 全国洪灾受灾人口达1.2亿 世博园改造围栏 八卦娱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