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3, 2010

乙肝防治首次纳入“优化治疗”策略

  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0日发布,首次将优化治疗策略纳入其中。 “这对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预防耐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和降低医疗费用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指出,优化治疗策略概括起来可以这样理解:选择有适应症的病人,根据病情优选药物,治疗过程中根据监测情况调整用药,如发生耐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遵循长期抗病毒治疗原则

  慢乙肝需要遵循长期抗病毒治疗的原则。目前乙肝患者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换药等主观因素是导致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2009年公布一万例乙肝患者调研数据显示:有52%的初治患者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换药;其中有57%的患者出现乙肝病毒升高、肝功能异常或肝硬化。这些数据反映了乙肝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时的依从性不够。对此,中国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万谟彬教授指出:“根据调查有相当部分患者存在‘三不’:即不按标准停药,不按规则服药,不按医嘱换药。这样不仅影响长期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可能引起病情恶化等严重后果。 ”

  因此,为了规范乙肝抗病毒治疗,此次更新的指南中强调:以不同人群治疗前的病毒水平进行分类,定期监测,根据应答情况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以拉米夫定为例,国内外研究均显示:选择病毒水平低的患者,开始拉米夫定治疗;治疗开始半年是分水岭,此时发现病毒转阴,继续坚持拉米夫定治疗5年绝大部分患者能达到肝功能正常并维持乙肝病毒阴转。如果24周乙肝病毒在10的三次方以上,应及时换药或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有效预防耐药,提高疗效。由此可见,优化治疗就是时机和药物的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为规范乙肝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

  八成患者月收入低于3000元

  我国有80%的乙肝患者月收在 3000元以下,自费患者占到54%,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患者。如果不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治疗将难以保证和坚持。有的乙肝患者在选择抗病毒治疗时,片面地认为贵药就是好药,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孤注一掷,等到没钱治疗的时候,只能被迫停药,这也是造成不规范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万谟彬教授指出:“优化治疗策略重要的一点就是优选药物,即根据病人治疗前的病毒水平和治疗半年的应答情况,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和花费来选药,其中治疗花费是影响长期治疗的硬指标。我国是乙肝大国,有2000万的慢乙肝患者需要治疗,乙肝患者的种类也很广泛,从慢乙肝到乙肝肝硬化、乙肝孕妇、乙肝儿童、肝移植患者等,除了要考虑抗病毒治疗的费用,还要考虑其他用药、住院、检测等费用,同时还要兼顾日常生活,因此选择自己能长期负担的药物,关系到每个乙肝患者的切身利益。指南将优化治疗策略首次写入,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国情,指导广大乙肝患者能在减少花费的同时坚持抗病毒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

  优化治疗:兼顾疗效和费用

  优化治疗,不仅有效地应对了近年来中国口服抗病毒药物长期临床应用的两大挑战,即规范化治疗与治疗费用,更针对不同乙肝人群给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即遵循疗效、安全性、费用三位一体的优化治疗策略,这也是乙肝治疗的核心策略。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斯崇文教授强调:“新版《指南》对药物都有详细的介绍,但对乙肝患者来说,坚持长期规范抗病毒治疗的原则,通过咨询专科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注意监测各项指标,坚持规范随访,慢乙肝是可以战胜的。 ” (简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