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8, 2010

对南京主城内涝的生态反思

  

对南京主城内涝的生态反思

  近日南京多处积水成灾,只要雨水稍大一点,南京很多地方很容易积水成灾。

  易积水成灾的原因是泄水不畅,泄水不畅的原因是大量的河道水塘多年前就被填埋了。

  南京曾经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水网密布的城市。塘在城中,城塘相依,塘接水巷,碧水绕城是南京曾经拥有的充满魅力极富特色的城市景观。

  遗憾的是正当许多缺水城市不惜巨资挖河造水景的时候,南京人却“肉多嫌肥”使劲填河。

  在如今高楼林立的南京老城中,曾有100多处水塘。众多现存市内老地名都是因水得名。其中不少水塘就处于市中心或闹市区附近,可惜早被填埋殆尽。

  南京10年填埋城市河流20条,全长超过15公里。上新河、清溪河、进香河、紫金山沟、九华山沟和城南的内秦淮河北段等均被填埋或覆盖,就连一些行洪河道,如鼓楼的内金川河等也被填掉修路、盖楼或建绿地。

  进香河是南京城内一条重要河道,后被盖板,形成暗沟。

  惠民河是内秦淮河在城北地区主要支流。过去该地区积水和雨水主要通过惠民河往长江排放。1998年被填埋,成了惠民大道。

  过去河沟纵横水塘密布野鸡野鸭成群的河西新城区,水塘河沟被填埋的更是不计其数,现在只有寥寥几条河沟幸存。

  至于无名水塘水沟被填埋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消逝的河塘曾经是喧嚣都市中宁静的港湾,是盛夏纳凉戏水的世外桃源。市民或种藕种菱,或养鱼养鸭,河塘四周是田畦。摇曳的垂柳送来凉爽的荷风,清冽的池水映照着荻花芦叶。

  而且许多水塘与沟渠河道串联,形成便捷的水路交通网。

  南京四处分布的河道、沟塘、湖泊大都形成于天然,是城市之肾和天然血管,具有调蓄水和净化环境的作用,它们没被填埋前是敞口,收水特别快,然后迅速通过水网带出主城,其天然防淹排涝能力是人工阴沟、下水道无法比拟的。

  南京水陆面积比已降至11.4%,城区更低。恢复河塘可提高城市水陆面积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上海计划用500亿再造“东方水都”,开挖7个面积1~12平方公里,总面积40平方公里,超过10个西湖面积的人工湖,并兴建42公里的城市水景长廊与之串联,将文化、旅游、交通、商业融为一体,市民可乘船去休闲、娱乐、看景、购物。

  如南京城区能恢复众多河塘并相串联,开通水上巴士,融休闲、旅游、交通和防淹排涝为一体,该有多好!

  为遏制一面增加绿地攒政绩,一面填埋水面破坏生态的现象,我建议将湿地水面计入绿化面积纳入考核。南京南湖二中教师 陈鸣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