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注重从源头上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强化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引导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全行为标准化———今年以来,朔州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等工作为抓手,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真正发挥了为全市转型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市安全生产继续呈现良好的态势,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8.26%、29.09%。
围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和治理力度,通过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小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消除重大安全隐患。首先,加大了关闭小煤矿力度。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中,朔州市煤矿数量从135座整合为67座,平均生产规模从45.6万吨/年提高到130.15万吨/年,淘汰了年产90万吨以下的煤矿,总产能达到8780万吨/年;保有储量达到98.75亿吨,增长了29.2%。保留矿井全部取消炮采,实现综采。其次,建立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全市煤矿、非煤矿山、化工等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并进行了分类整治。对发现的重大隐患,由市和县区政府挂牌督办,整改工作明确到部门、责任到人。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定期将安全生产情况通过新闻煤体进行公告。三是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今年市财政安排1100万元预算,用于举报奖励和专项整治经费,鼓励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对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进行举报。
围绕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强化安全监管。去年以来,全市地方企业累计投入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资金32亿多元。仅煤炭行业在安全基础工程、安全设备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等投入28亿多元。加大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建设,建立起了“朔州市安全监管信息网络系统”和“朔州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信息系统”,对17000余家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信息进行采集,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省、市、县联网。市政府出资聘请煤矿、非煤矿山、危化等重点行业90余名业务技术专家,为全市重大安全生产决策、隐患排查和评估、事故现场救援和调查处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围绕提升传统产业、高危行业安全发展水平,切实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引导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全行为标准化。朔州市以产业升级为基础,在煤矿等高危行业领域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活动。今年,全市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经营、冶金、建材、陶瓷7个重点行业190多个企业率先推行安全标准化建设,全市标准化建设资金投入预计达到160多亿元。其中,用于煤矿机械化改造的投资超过100多亿元,已经建成综采工作面的矿井28座,采区回采率由30%左右提高到75%以上,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达到90%以上。
(本报记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